“天下难事,必做于易;天下大事,必做于细。”翻译无小事。译文里的一个句子、一个短语、一个词、一个数字、一个标点符号等等,都可能会对整篇译文的质量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。


“天下难事,必做于易;天下大事,必做于细。”翻译无小事。译文里的一个句子、一个短语、一个词、一个数字、一个标点符号等等,都可能会对整篇译文的质量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。而关键信息错误,数字、单位、产品/ 部件名、版本号、命令名、参数名、公司名、人名、正反错误、国家/ 地区名、菜单/ 路径、日期、缩略语及全称、漏译等,不仅会影响译文质量,给客户造成不良印象,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这类错误我们在翻译和审校时都可能会遇到,是无法容忍的错误;如果遇到这样的错误,我们会对译员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。这确实与能力高低无直接联系。

对于本地化翻译,一些客户,比如微软等,有一套特定的非常详尽的翻译规范,包括通用标准(准确性、词汇、表达方式、文字及字体、标点符号、其他符号及数字使用原则、名称的翻译、年代、日期、时间、键盘上的按键、须特殊处理的项目、固定用法等)和专用标准(软件、联机帮助、手册、录音规范)。这些是最基本的本地化翻译规范,有一定翻译经验的译员可能已烂熟于心,但翻译和审校过程中,这方面的问题却始终无法根除。


下面列举英-中本地化翻译的几种最基本也最常见的错误,都非常简单,也非常容易发现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:

1. Tag 问题
源文件转换为待翻译文件时,特殊格式等是通过 tag 体现的。比如本地化翻译经常会涉及到 UI 界面的翻译,很多菜单、选项和按钮名称都采用黑体或斜体等形式,在翻译过程中,如果没有特殊要求,表示这些特殊字体的标记对位置必须正确,不能随意放置,否则会对后面流程造成不利影响。

2. 空格问题
全角中文字与半角英文字之间应有一个半角空格宽度的空格。虽然翻译过程中我们已知晓这个要求,也在按照这个要求做,但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频率比较高,因此始终会有漏网之鱼,需要注意。

3. 括号问题
规范要求:括号内的内容用中文表示时用全角括号,括号前后不加空格;括号内的内容为英文或符号时用半角括号,括号前后加半角空格。这个要求很细,本地化翻译过程中,需要注意全角括号与半角括号的正确运用。

4. 数字、日期问题
这个问题很明显,数字本身和数字形式要与原文一致并符合惯例或客户要求的格式。文件翻译或审校后,必须采用工具检查。

5. 标点符号问题
需要按照具体的规范执行。翻译和审校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句末缺少标点或增加了标点。这是人的行为习惯所致,我们在写完一句话习惯性地在句尾加上标点,而有时原文是没有标点的;或者思考整句内容并翻译完成后,觉得大功告成,而忘记了句末的标点。这点需要注意。

上述问题只是冰山一角。我们在翻译和审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,这些问题都是看似不可能或不应该出现却又屡见不鲜的错误。对于这类问题,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,人为错误的概率远远大于机器。因此我们在翻译或审校完成后,必须要采用工具进行检查。比较常用的包括:Xbench 工具,可以检查出数字、日期、标记、一致性、首字母缩写、漏译、URL、多空格等问题;还有系统自带工具,比如SDL Trados Studio,使用其自带检查工具,不仅可以检查出上述问题,还可以检查出句末标点不一致等问题;另外,也可以将常出错的内容做成记事本文件,检查时添加为关键术语文件,确保将重复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。翻译就是要控制好无数个小的细节。在翻译过程中,每一位译员都需要认真仔细,随时自检,利用各种辅助工具,坚决避免关键信息错误和低错。